——雪瑶
大家好,我是雪瑶,今天案例的主人公为80后,理工科毕业,软件编程文盲级水平,但是作为国企骨干管理人员,组织了公司规章制度汇编(317项),工作中熟练使用公司的ERP、OA、全面预算、PMIS、金蝶、物资管理、销售管理、调度管理、协同办公等系统。经和其深度电话沟通,进行整理,以对话的形式与大家分享,“我们为什么要用钉钉结合简道云做自己企业的管理集成”。
一、你可以瞧不起国企的效率,但国企的制度一定值得学习。
丨小结:大型国企还是有好多东西可以认真学习、借鉴的,比如制度。
二、公司为了实现效率的提升和信息化,上了这么多软件,好用吗?适合么?
丨小结:选择成品软件,意味着要企业适应软件,而非软件来适应不同的企业。
三、软件开发“坑”挺多
丨小结:要想用软件实现并提升管理,自主付费开发这条路,仍不好走。难道企业信息化和线上管理的实现真的这么难?
四、良心软件厂商也有苦楚。
前边访谈者吐槽国企的“那些事”有点多,然而实际上良心软件厂商仍是数量众多的,同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确实有一些双方原因造成的问题,前段时间看到简道云的一篇文章,深感赞同。
应用开发常见的几个痛点:
1.甲方的知识基础vs乙方的知识基础
甲乙双方经常是:鸡同鸭讲。我以为你听明白了,你以为我听明白了,其实咱俩理解的或许谬以千里。所以,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是多么的重要啊,他/她既要善于将软件编程术语翻译成日常用语让甲方听明白,又要理解并迅速的懂得甲方的管理思路甚至能够做一定的管理咨询,产品经理=翻译+管理咨询。
2.甲方眼里的乙方VS实际情况
甲方认为乙方太全能,什么功能都能实现,然而现实是:写代码≠神笔马良。
3.乙方眼里的甲方VS实际情况
乙方认为甲方对需求非常明确,会让乙方误以为"需求就这么多了”。实际上甲方期初的需求往往不成熟,而是在开发、测试特别是在使用的过程中,管理理念和软件需求才逐步健全。
4.甲方面临的成本VS乙方面临的风险
甲方面临的成本
(1)软件开发的巨大经济成本
(2)软件开发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周期(有时当软件开发出来,业务需求又变了)
(3)软件测试和推广教学成本
(4)后期软件维护成本
(5)后期面临业务调整时,软件需要拓展功能。
乙方面临的成本
(1)甲方需求评估不够明确造成无用功
(2)甲方人员意见不统一造成白做工
(3)甲方需求不断修改,进度一拖再拖;
(4)甲方缺乏信息化知识基础,造成巨大沟通成本
(5)按照要求制作的软件,交付时甲方却不满意。
双方都认为“事情很简单,自己要做的很少",其实"一点儿也不简单”
五、钉钉+简道云快速开发,一种更加高效的软件开发模式,帮你迅速搞定企业管理的那些问题。(下期更新)
更多各行业软件实现企业管理应用实例,
敬请关注智慧诚网络科技!
热门文章
热门文章